首页

紫萱调教的作品

时间:2025-05-29 06:00:20 作者:南北方多地将经历“气温过山车” 端午假期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浏览量:25537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媒体中心 中新网张东方 摄

  中新网上海11月5日电 (张东方 臧赫 何显津)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共有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000家展商参加企业展。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在进博会的媒体中心,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对这场盛会充满期待。他们纷纷表示,一年一度的进博会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提供机遇,期待进博会的成果惠及本国。

  “进博会的举办,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亚美尼亚新闻通讯社记者阿列克桑扬·加亚尼(ALEKSANYAN GAYANE),5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阿列克桑扬·加亚尼今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她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博会的举办,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她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亚美尼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双边关系发展良好。深化贸易等双边合作,是两国正在探讨的主题之一。

  加亚尼介绍,两个月前,中国航空公司与亚美尼亚开通了直飞航班,这为许多中国游客前往亚美尼亚旅游,提供了便利。中国的贸易开放政策使得很多亚美尼亚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亚美尼亚可以借此次进博会开拓中国市场,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这正是进博会的意义所在。”

  此次进博会前夕,卢旺达记者姆瓦萨·弗雷德(MWASA FRED)在上海各地参观,通过导游介绍,他看到了中国三十多年前的照片,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巨大变化令他感到震惊。“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卢旺达非常想了解中国。”谈及本届进博会,弗雷德表示,进博会汇集了世界各国的产品,这令人“难以想象”。他还指出,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在媒体中心,身着传统服装出席进博会的一名外国记者吸引了中新网记者的注意。拉斐尔·巴米德尔·奥尼(Raphael Bamidele Oni)来自尼日利亚。他很高兴看到进博会这样的平台将世界各国聚在一起,它真正践行了“地球村”这一理念,各国可以依托这一平台互相交流,增进理解。

  谈及对进博会的期待,奥尼说,尼中两国有着友好的外交关系。进博会让中国和尼日利亚有机会共建未来,使两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他称,尼日利亚也对本届进博会充满期待,“开幕式一开始,我就会将报道发回我的国家,让本国人民可以了解到进博会的最新进展。”

  来自俄罗斯欧亚媒体集团的记者沙普金·伊万(SHAPKIN IVAN)表示,进博会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他们可以通过进博会“找到彼此”,让合作更有效。

  来自阿根廷《号角报》的记者尼古拉斯·丹尼尔·曼奇尼(NICOLAS DANIELMANCINI)认为,进博会对阿根廷参展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它们可以在这里达成许多交易,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阿根廷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完)

【编辑:张乃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MPA之父”中山大学教授夏书章逝世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实地探访了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对方城胡同的改造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示肯定。沈河区通过综合改造,不仅恢复了建筑风貌,还保留了市井文化,使方城成为沈阳的新晋旅游热点,中秋假期两日便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

国家发改委通报第七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德中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自2016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另据德国央行数据,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1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8.87亿元),同比增长4.3%,创下历史新高;德国在华投资在其在海外总投资的占比也上升到10.3%,同样创下近10年来新高。

时政新闻眼丨从三个维度看习近平湖北之行强调了什么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坚持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理念,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助力知识和技术全球流动。

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冯栢文认为,中国市场存在着大量机遇,他已经看到澳大利亚的企业高管和高校负责人重新“涌向中国”。由于环境改善以及中国吸引外资的努力,澳大利亚企业正在“推开大门”。

强监管来袭:国信证券18天收两份警示函,券商密集接罚单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列丛书》是我国第一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列丛书,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全系统解说手册、自然科普大全、珍稀物种专辑、行走纪行丛书、生态文化专辑、自然教育读本和立体绘本等7个子项27册图书,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牵头、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组织实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